省立医院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走出脱贫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19-11-21 08:57
浏览量: 79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1月16日讯(记者徐德波)2017年2月以来,山东省立医院党委委派乔记兵、郑德亮、马旭之、万光4人驻菏泽市东明县马头镇新庄、邵庄、梁坊3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成员,驻村以来,他们牢记使命,扎实工作,严格落实省委要求,理清扶贫思路、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因村制宜,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3个贫困村迈上向贫困发起攻坚的突围之路。

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东明县马头镇新庄、邵庄、梁坊3个行政村包括10个自然村,总人口数8085人,原贫困人口数1273人。一直以省立医院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走出脱贫突围之路来,三个村受地理环境、交通制约,加之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自身发展。

工作组在村内走访调研

在第一书记乔记兵看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小康建设最基层的组织者、落实者,小康建设能否扎实有效推进,关键在于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位工作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党建工作。驻村以来,三个帮包村逐步确立了每周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累计召开村两委会议100余次,全体党员大会21次,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提高了理论水平,提升了思想境界,转变了工作作风,群众威信也得到了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他们创新支部委员会形式,带着问题开会,内容不拘一格,有理论学习会、村内事务讨论会、务虚会等,把会议开在田间地头和学习的路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们对村内32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涵盖了党建工作制度、村级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8个种类,全部做到制度上墙,村两委和全体党员认真遵守。

驻村以来,四位第一书记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程序、党员的条件、标准,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并抓好预备党员转正等党建工作,为帮包村培育后备力量。驻村以来,共发展新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2017年12月,帮包村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活动,补充了多名年轻、有朝气的村委成员,无论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还是服务群众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

发挥工作组自身优势,送医送药送温暖进村

四位第一书记多次协调省立医院专家到马头镇为疑难危重患者会诊,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省内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马头镇中心卫生院设备条件较差、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从技术人才、医疗设备、特色学科、远程会诊、进修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帮扶。”第一书记万光说,省立医院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走出脱贫突围之路省立医院为马头镇卫生院提供免费进修学习,并捐赠30台多功能一体机、9张儿童诊疗床,联系企业捐赠大批急救药品,有效提升了当地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慰问贫困老人

春节期间,工作组为贫困户送米面油和慰问金,中秋节为贫困户送月饼,妇女节送去洗化用品,建党节为老党员送纪念品,重阳节为90岁以上老年人送温暖,立冬为贫困户送去棉衣棉被等等。每逢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工作组都会去贫困户家里探望,看看房屋有无漏水,取暖是否有保障;联系乡镇卫生院为60岁以上老人开展健康查体。

因病致贫的贫困村民,工作组积极协调县乡政府和医院,为他们申请医疗补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特困家庭申请低保。贫困村民冯金矿一家,父亲去世,母亲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没有收入来源,年幼的两兄弟无人照料,工作组积极帮助办理各项手续、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渡过难关,让一家人可以维持正常的生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四位第一书记便把熟悉情况、摸清底数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他们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理清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新庄、邵庄、梁坊是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单一,我们驻村前,村里均没有集体收入。”回想起刚刚驻村时的情形,第一书记马旭之认为,只有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加快三个村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工作组查看扶贫大棚内蔬菜长势

工作组先后多次带领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扶贫项目,足迹踏遍了济南、临沂、枣庄、菏泽、日照、泰安等地市,分别参观考察了果蔬大棚、农产品加工、豆制品加工、食用菌种植、中草药种植、光伏发电、鱼鹅共养、畜牧养殖等项目,多次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产业项目动员会、项目评议大会,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确立了利用本村资源、发挥本村优势、突出本村特色、打造本土品牌的产业扶贫思路,综合考虑帮包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传统习惯等,牵头创立1个公司3个合作社,发展了富硒产业园(高效果蔬大棚)、金银花种植、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苗木种植、电商产业园等6个产业项目。

改善民生,文化惠民,助推乡村振兴

在第一书记郑德亮看来,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制约贫困村产业发展的瓶颈,是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老百姓反映最多、需求最强烈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他们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着手,做了许多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事。

帮助贫困村提升村内道路设施

在道路硬化上,工作组共为三个帮包村修建村内道路、生产路达24.18公里,打通了“断头路”“瓶颈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覆盖;重建、改造桥梁25座,协调县农业部门修建85座,合计110座;修建了支渠节制闸1座,灌溉机井74眼,协调县农业部门修建84眼,合计158眼。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工作组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环卫一体化,清理卫生死角、路边垃圾、坑塘废弃物等,还为三个帮包村安装路灯649盏,种植绿化苗木9395棵;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大队部5座,装修大队部、党员活动中心3座,大大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为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共新建综合性文化健身广场10座,配备了健身器材、桌椅石凳、文化大舞台等丰富了群众精神文省立医院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走出脱贫突围之路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改善,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慕虚荣、比阔气的现象愈演愈烈。“驻村以后,我们发现村里存在许多旧习,决心一一破除,倡树文明新风,培育村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乔记兵说,第一步,就是从殡葬改革这块硬骨头着手。四位第一书记鼓励广大村民由传统的土葬改为火葬,与村民签订责任书,宣传殡葬改革重要性,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殡葬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开展“送戏送影送书”下乡活动,工作组邀请山东省京剧院共同举办了京剧下乡文艺演出活动,为群众奉献了精彩演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省内最高水平的国粹表演;联系县广电局每个月为帮包村播放电影一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六一”儿童节之际,他们邀请省医青年文明号共同举办了“爱心书屋捐赠、口腔义诊、趣味运动会、走访慰问贫困户”系列活动,共赠书500余册。

村民向第一书记送锦旗

转眼间,驻村工作已近两年,如今的新庄、邵庄、梁坊村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2018年10月,贫困人口摸底排查时,三个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三个村的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第一书记来了,俺们村真的变了!”

标签: 暂无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这里聊